防止输电线路外力破坏发生的七项措施
近年来,随着电网结构的发展和完善,电力线路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线路图像可视化装置城镇经济基础建设不断挤压着高压输电线路原有的安全通道环境,输电线路设备设施发生外力破坏事件逐渐上升,已成为了当前我国电网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主要隐患,将其划分为固定隐患(主要指树线矛盾等)、动态隐患(主要指大型吊车施工碰线等)。固定隐患:指线路通道内存在不满足安全距离要求且相对固定的危险源,主要包括:一是不满足安全距离的树木;二是不满足安全距离的建筑物;三是不满足安全距离的其它设施和场所。线路视频装置针对高压输电线路走廊存在的人为外力破坏、挖沙、超高树木、违章建筑、角铁偷盗、导线悬挂异物等异常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远程巡线而做。线路在线监测装置利用太阳能电池供电,通过无线公网3G/GPRS/EDGE/CDMA1X通信传输方式,对输电线路的远程视频、微气象、杆塔倾斜、防盗报警、覆冰等。但由于电力线路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的特殊性,塔多、面积广、线路长,常年暴露在野外。除了受到恶劣自然天气的袭击外,人为因素和外力导致线路跳闸和被迫停电的概率也在上升,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研究防止电力线路受外力破坏的对策,遏制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已成为线路管理和维护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输电铁塔频繁被盗、被破坏的情况,电力部门可采取七项措施,防止输电线路外部损坏事件的发生。一是各单位要对输电线路通道内的违章建筑、违章建筑工地、超高乔木、道路施工、尾矿堆积、采砂取土等进行全面清查,摸清底数建立档案。二是针对不同外力造成的破坏易发区域,如大规模机械施工、盗窃塔材、垃圾漂浮物、放风筝等。,结合清查工作,我们全面查找各种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的缺失,并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三是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点设施、特殊时段的巡查检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压制、早治疗。四是进一步完善防范输配电线路外损事故的应急机制和预案,明确各级人员职责,针对输电线路隐患制定具体的定性分级、问题上报和应对措施。五是加强输配电线路巡检制度和巡检质量管理,加强对现场巡检人员的责任教育、监督和考核,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要求,并严格执行。六是积极动员和组织群众开展护线工作,在边远地区和外力隐患较大的重点地区设置群众护线员,加强电力设施保护群众基础,提高工作效率。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力争实现输电线路外部破损隐患的“可控、可控、可控、可控”,充分保障输电线路运行安全。
七是利用智能监测手段对杆塔损坏现象进行预警监测,及时发现非法施工作业中大型工程机械的外力损坏问题,大幅度减少外力损坏造成的停电事故,减少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版权说明:如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 无源无线测温|局部放电监测|马达保护器|除湿装置-四川桂丰源科技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附带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