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气象监测系统,提高防灾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给电力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线路在线监测装置利用太阳能电池供电,通过无线公网3G/GPRS/EDGE/CDMA1X通信传输方式,对输电线路的远程视频、微气象、杆塔倾斜、防盗报警、覆冰等。线路图像可视化装置城镇经济基础建设不断挤压着高压输电线路原有的安全通道环境,输电线路设备设施发生外力破坏事件逐渐上升,已成为了当前我国电网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主要隐患,将其划分为固定隐患(主要指树线矛盾等)、动态隐患(主要指大型吊车施工碰线等)。固定隐患:指线路通道内存在不满足安全距离要求且相对固定的危险源,主要包括:一是不满足安全距离的树木;二是不满足安全距离的建筑物;三是不满足安全距离的其它设施和场所。线路视频装置针对高压输电线路走廊存在的人为外力破坏、挖沙、超高树木、违章建筑、角铁偷盗、导线悬挂异物等异常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远程巡线而做。同时,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电力行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近年来,由台风、大雾、积冰、高温等严重气象条件引起的电力事故时有发生。2001年2月,沈阳持续大雾,沈阳市区停电率超过70% 。2005年,我国中北部地区发生严重结冰事故,导致220千伏以上线路多次断线,甚至多条线路发生故障。2008年,由于南方严重的冰灾,36740条线路被迫关闭。如何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给社会各界提供一个满意的答案,已成为电力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常见的气候灾害有结冰、大风、暴雨、雨雾、微风等。每一种灾害都可能对输电线路造成严重破坏。比如华南地区常见的覆冰灾害会使线路的负荷超过容许范围,造成断线、硬件损坏、绝缘子损坏、杆塔倒塌等严重的电力事故。因此,电力部门不能大意,必须掌握准确的气象数据,做出科学合理的应对决策。
澳洲气象局的气象资料十分丰富,对峡谷、山口、枫水岭等微地形线的测量没有参考价值。该系统包括张力传感器、微气象、图像等单元,利用无线网络传输,可以检测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数据,并可以快速传输视频到监控中心,方便电力部门做出防灾决策。
输电线路在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中承担着电力消耗的问题。一旦发生故障,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电力网络的安全要求已经达到了不允许出错的地步。实行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
版权说明:如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 无源无线测温|局部放电监测|马达保护器|除湿装置-四川桂丰源科技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附带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