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判断题(30题)
(√)1、电缆线路指由电缆、附件、附属设备及附属设施所组成的整个系统。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3.1》
(×)2、电缆竖井、工井、电缆终端站属于电缆附属设备。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3.4》
(√)3、交叉互联箱是用于在长电缆线路中,为降低电缆护层感应电压,依次将一相绝缘接头一侧的金属套和另一相绝缘接头另一侧的金属套相互连接后再集中分段接地的一种密封装置。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3.5》
(×)4、电缆护层过电压限制器是并接在电缆金属屏蔽(金属套)和大地之间,用来限制在系统暂态过程中金属屏蔽层电压的装置。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3.6》
(×)5、电缆线路的完好性受到破坏,但还可继续运行,称为电缆线路隐患。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3.9》
(√)6、运行单位应建立电缆线路资产台帐,定期清查核对, 保证帐物相符。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4.7》
(√)7、电缆线路在正常运行时不允许过负荷。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5.3.3》
(×)8、有防水要求的电缆线路, 电缆应有纵向和径向阻水措施。其中纵向防水应采用铅套、平滑铝套、皱纹铝套、皱纹铜套或皱纹不锈钢套。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5.4.2》
(√)9、当三芯电缆具有塑料内衬层或隔离套时,金属屏蔽层和铠装层宜分别引出接地线,且两者之间宜采取绝缘措施。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5.5.1》
(√)10、单芯电缆金属屏蔽(金属套)单点直接接地时,系统短路时电缆金属屏蔽(金属套) 上的工频感应电压, 超过电缆外护层绝缘耐受强度或过电压限制器的工频耐压或需抑制电缆对邻近弱电线路的电气干扰强度时,宜考虑沿电缆邻近平行敷设一根两端接地的绝缘回流线。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5.5.4》
(×)11、特殊情况下,可以将电缆平行敷设于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5.6.1.3》
(×)12、电缆隧道净高不宜小于 2000mm。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5.6.2.1》
(√)13、完整的电缆线路设计资料,包括初步设计、施工图及设计变更文件、设计审查文件等。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6.2》
(×)14、隐蔽工程中间验收记录及签证书、施工缺陷处理记录及附图不属于电缆线路验收时应归档的资料。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6.2》
(√)15、对于临近电缆线路的施工,运行人员应对施工方进行交底,包括路径走向、埋设深度、保护设施等。并按不同电压等级要求,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7.3.1》
(×)16、对于因施工被挖掘而露出的电缆应加装保护罩,需要悬吊时,悬吊间距应不大于2米。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7.3.2》
(√)17、一般缺陷是指设备本身及周围环境出现不正常情况,一般不威胁设备的安全运行,可列入小修计划进行处理的缺陷。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7.5.3》
(×)18、严重缺陷是指严重威胁设备的安全运行, 不及时处理,随时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必须尽快消除或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处理的缺陷。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7.5.3》
(√)19、设备严重缺陷应在7天内消除。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7.5.4》
(√)20、根据可能造成的事故后果,事故隐患分为重大事故隐患和一般事故隐患两级。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7.5.7》
(×)21、电缆线路评价状态分为“正常状态”、“注意状态”、“异常状态”三种。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7.6.1.2》
(√)22、对于自身存在缺陷和隐患的电缆线路,应加强跟踪监视,增加带电检测频次,及时掌握隐患和缺陷的发展状况,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7.6.2.1》
(×)23、电缆盘应放置于坚实地面上,或在盘下铺以枕垫,以防盘体陷入土中。电缆盘可以平放。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7.7.4》
(√)24、电缆故障查找方法、电缆试验及带电检测技术、塔杆上的高空作业均属于电缆运行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7.8.2》
(√)25、电缆维护检修遵循“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8.1》
(√)26、电缆故障查找,在故障电缆段查出后,应将其与其它带电设备隔离,并做好满足故障点测寻及处理的安全措施。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9.1.3》
(×)27、电缆故障的测寻一般分故障类型判别和精确定位两个步骤。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9.2.1》
(√)28、电缆故障的类型一般分接地、短路、断线、闪络及混合故障等五种,可使用兆欧表测量相间及每相对地绝缘电阻、导体连续性来确定,必要时对电缆施加不超过预防性试验中的直流电压判定其是否为闪络性故障。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9.2.2》
(×)29、故障电缆修复前应检查电缆受潮情况,如有进水或受潮,但情况不严重,可直接进行故障部位修复。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9.3.3》
(√)30、故障分析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故障情况、故障电缆线路基本信息、原因分析、暴露出的问题、采取应对措施等。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9.4.2》
本文标签:技术文章《电力电缆运行规程》题库
版权说明:如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 无源无线测温|局部放电监测|马达保护器|除湿装置-四川桂丰源科技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附带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