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监测仪使用技术条件
DL/T 500-2009 代替DL/T500-1992
2009-07-2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 发布 2009-12-01实施
目录 完整版PDF文档请加QQ2397005300 注明需要资料即可提供。 前言
1、范围
2、引用标准
3、术语和定义
4、要求
5、试验方法
6、质量评定程序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改办【2004】872号2004年电力行业标准项目的要求进行修订的。
本标准与DL/T-1992版相比有如下一些主要变化:
----针对目前电压监测仪的试用情况,对原标准中的分类、要求及试验方法进行了相应修改;
----删除原标准中不适用于目前电压监测仪的要求和试验
----电压监测仪的数据管理功能作出详细规定;
----增加电压监测仪的通信功能和谐波监测功能。
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代替DL/T500-1992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力电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电力试验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蓉、赵启承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压监测仪的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对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状态缓慢变化所引起的电压偏差进行连续监测和统计功能的电子仪器或仪表。
2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货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
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793.1 测量、控制和试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GB 6587.1 电子测量仪器环境试验总纲
GB 6587.2 电子测量仪器温度试验
GB 6587.3 电子测量仪器湿度试验
GB 6587.4 电子测量仪器振动试验
GB 6587.5 电子测量仪器冲击试验
GB 6587.6 电子测量仪器运输试验
GB 6587.7 电子测量仪器基本安全试验
GB 6587.8 电子测量仪器电源频率与电压试验
GB 6593 电子测量仪器检验规则
GB/T 12325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T 17626.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1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SD 325 电力系统电压和务工技术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电压偏差deviation of voltage
由于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状态的缓慢变化,使电压发生偏移,其电压变化率小于每秒1%时的实
际电压值与系统额定电压值之差。
3.2
整定电压(标准)值(Ub)voltage limiting
在电力系统的电压监测点或各电压等级的用户受电端的电压监测点装设的电压监测仪(以下
简称监测仪),其整定电压值即为按GB/T 12325 和SD 325 规定的电压允许偏差的上限电压与下限电压标
准值。
3.3
启动电压(Uq)the exact voltage when exceeding limit
刚好驱动监测仪超限计时,并使相应的超限指示器稳定显示时的被监测电压值。
3.4
整定电压值基本误差(rz)error of voltage limiting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监测仪上、下限整定电压的启动电压Uq 和相应的整定电压(标准)
值Ub 之差与整定电压(标准)Ub 值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3.5
被监测的额定电压(Un)rated voltage of signal
被监测的额定电压即被监测系统的额定电压,其值为0.22、0.38、3、6、10、20、35、63、110、220、330、500kV 等。
3.6
工作电源额定电压(Ug)rated voltage of power
监测仪的工作电源的额定电压值,其值为100、220、380V 等。
3.7
总和测量误差(rc)error of statistical voltage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被测量的综合测量值cx(如电压合格率、电压超上限率、电压超
下限率),对应于被测量的预置值cy 的相对误差(以百分数表示)
3.8
电压合格率rate of voltage
实际运行电压在允许电压偏差范围内累计运行时间与对应的总运行统计时间之比百
分值。电压监测统计的时间单位为“min”。电压合格率的计算公式为:
电压合格率(%)=(1—)×100%
注:电压监测总时间为实际总供电时间。
3.9
时钟误差error of internal clock
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以时间指示偏差表示的增量或减量。
3.10
失电保护时间continued working time when power cutting
当监测仪失去工作电源后,其备用电源能保证监测仪保留所记忆的数据,且能继续
走时的规定时间。
4 要求
4.1 分类与命名
4.1.1 产品分类
4.1.1.1 按安装方式分类
a) 挂装式
b) 槽装式
4.1.1.2 按被监测的额定电压分类
a)3kV 及以上
注:监测仪的采样电压取自电网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电压,其额定值为100V。
b)220V;
注:用于220V 单相供电系统。
c)380V。
注:用于380V 三相供电系统监测三相电压平均合格率
4.1.1.3 按使用条件分类
a) 户内型;
b) 户外型。
4.1.2 型号命名:
4.2 使用条件
4.2.1 正常工作大气条件
a) 环境温度:0℃~40℃(户内型);-10℃~+50℃(户外型)。
b) 相对湿度:40℃(20~90)%RH(户内型);50℃(5~90)%RH(户外型)。
c) 大气压力:79.5kPa~106.0kPa(海岸2000m 及以下)。
d) 监测仪的工作电源在表1 规定的条件下应正常工作。
表1 监测仪的工作电源要求
工作电源额定电压(Ug)
100V
220V
380V
工作电压允许偏差
UR(1±20%)
工作电源频率
50Hz(1±5%)
工作电源波形
电压正弦波形总畸变率≤5%
a) 允许的振动强度:振动频率≤55Hz,振动幅值(峰值)0.19mm;
b) 允许的冲击强度:加速度294m/s²,冲击波形为半个正弦波;
c) 允许的电测场强度:场强10V/m,频率80MHz~1000MHz;
d) 不允许有腐蚀金属和破坏性绝缘的气体和导电介质存在,不得含有爆炸危险地介质,不允许有严
重的霉菌存在。
注:当需要将监测仪安装在不符合4.2 规定的使用条件下使用时,购买方应与制造商协商。
4.3 外观
4.3.1 监测仪的面板应整洁美观,字迹应清楚醒目,各显示器件及调整器件应安装得当。
4.3.2 监测仪的外表应光洁而无明显的机械损伤和涂覆层剥落现象。部件应安装正确,牢固可靠,操作
灵活,各紧固部位无松动。塑料件无气泡、变形等缺陷。
4.4 安全要求
4.4.1 基本安全要求
a) 绝缘电阻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得低于5MΩ;
b) 介电强度: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监测仪被试部位应能承受表2 规定的试验要求, 且
无击穿与闪络现象发生。
c) 泄漏电流不超过0.4mA(交流有效值)
表2 监测仪的介电强度
工作电源额定电压(V)
工频试验电压(V)
试验时间(min)
100
1500
1
220
1500
1
380
2000
1
4.4.2 安全要求
a) 监测仪上的标记应符合GB 4793.1 的有关规定;
b) 监测仪在极限温度下,应能保持正常工作24h,其主要性能应满足技术要求的有关规
定;
c) 监测仪的外部结构应符合GB 4793.1 的有关规定;
d) 监测仪发生外部故障时易变成带电的可触及导电件,应与保护接地端作直线连接,
并保证导电良好。
4.5 功能特性
4.5.1 基本功能
监测仪应具有监测电压偏差及统计电压合格率和电压超限率的功能:
a) 监测仪对被监测电压采用有效值采样,其采样周期每秒至少1 次,并作为预处理值储存。1min 作为
一个统计单元,去1min 内电压预处理值的平均值,作为代表被监测系统即时的实际运行电压;
b) 监测仪应具有按月和按日统计的功能,包括电压合格率及合格累计时间、电压超上限率及相应累计
时间、电压超下限率及相应累计时间。至少能储存前一月和当月,前一日和当日的记录数据。
4.5.2 监测仪应能调显实时电压值、当日统计数据、设定的各项参数及日期、时间,并且日期和时间能自
动转换。监测仪的实时电压显示值,刷新周期为2s,显示位为4位半。
4.5.3 监测仪应能预置被监测电压额定值、整定电压上限值和下限值、典型日、月统计日、日期、时间等
参数。整定电压调节范围应满足被监测的额定电压Un(1±10%)。对可预置整定或任意设定的控制键,必
须加装闭锁装置或采取加密措施。
4.5.4 监测仪应设置自动恢复系统,恢复时间应小于或等于2s,使其在允许使用条件,能连续正常。
4.5.5 监测仪或与其配套的管理软件系统应能按要求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存储、分类、查询及形成并打印输
出各类统计报表。
a) 应能查询指定日的日统计数据、日整点数据,并能形成并打印输出日电压报
表。
b) 应能查询统计年月分类汇总统计的各监测点的月统计数据,并能形成并打印输出月
报表。
4.5.6 监测仪应具有数据传输功能
监测仪应具有RS-232 标准串口,传输协议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a) 读表号;
b) 读电压的整定值(额定电压、上限电压、下限电压);
c) 读电压瞬时值;
d) 读当天的统计数据(电压超下限率、合格率、电压超上限率);
e) 读电压超限报警信号;
f) 读和设置内部时钟(年、月、日、时、分、秒);
g) 清零。
协议的其他内容可根据用户的需要确定。
4.5.7 监测仪一旦失去工作电源,其后备工作电源应保证失电保护时间不少于72h。
4.6 精度要求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监测仪应保证精度要求:
a) 应保证监测仪在被监测额定电压UD(1±20%)范围内,电压测量误差不超过±0.5(以相
对误差表示);
b) 整定电压值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基本误差均为rx≤±0.5%;
c) 其综合测量误差rc≤±0.5%;
d) 监测仪内时钟误差每天不超过±1s 或每年不超过±5min。
4.7 环境试验要求
环境试验要求如表3 所列。环境试验结束后,对监测仪进行目测检查,应无锈蚀、裂纹、涂覆层剥落等损
伤:文字和标志应清晰;控制机构应灵活;紧固部位应无松动;塑料件应无起泡、开裂、变形;机械构件
应无破裂、明显变形;电气部件应无明显位移或脱落。环境试验结束后,按有关项目规定的要求进行性能
特性测试,其结果应符合4.4.、4.5 中的有关规定。
表3 环境试验要求
试验项目
试验条件
温度试验
正常使用条件:-5℃~+40℃(户内型),-10℃~+50℃(户外型);
极限条件:-20℃~+60℃;
贮存条件:-40℃~+70℃;
湿度试验
正常使用条件:40℃(20~90)RH% (户内型);
50℃(5~90)RH% (户外型);
贮存条件:50℃90%RH 24h;
振动试验(非包装状态)
频率循环范围:5Hz~55Hz~5Hz;
驱动振动(峰值):0.19min;
扫频速率:≤1 倍频程/min;
在共振点上驱动幅值(峰值):
1.59mm(5Hz≤f≤10Hz);
0.76mm(10Hz≤f≤25Hz);
0.19mm(25Hz≤f≤55Hz);
工作状态:非工作状态;
振动方向:x、y、z;
冲击试验
加速度:294m/s²;
脉冲持续时间:11ms±1ms;
脉冲次数:6 个面,每面三次(共18 次);
工作状态:非工作状态;
波形:半个正弦波;
倾斜跌落试验
跌落高度或角度:100mm 或45°;
跌落次数:以底面4 个边为轴各跌落1 次(共4 次);
工作状态:非工作状态;
运输试验
振动频率:5、10 、20、30Hz;
加速度:9.8m/s²±2.5m/s²;
振动时间:每个频点30min;
振动方法:垂直固定;
自由跌落:80cm;
电源电压与频率试验
电压试验:50Hz±1Hz,0.8Un 与1.2Un,精度试验;
电压正弦波形总畸变率5%,精度试验;
频率试验:Ug±2%,47.5Hz 与52.5Hz,精度试验;
4.8 功耗要求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监测仪自身的功率损耗应小于或等于3VA,且可安装在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对功率
损耗大于3VA 的监测仪,应使用外接电源。
4.9 电磁兼容性能要求
4.9.1 静电放电抗扰性能
监测仪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应能承受GB/T 17626.2 中规定的试验等级为3 级的静电放电干扰。在整个试验
期间,允许监测仪有暂时的显示错误,但能自行恢复,并不影响电压统计值,统计值误差rc≤±0.5%。
4.9.2 电磁场辐射抗扰性试验
监测仪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应能承受GB/T 17626.3 中规定的试验等级为3 级的电磁场辐射干扰。在整个试
验期间,允许监测仪有暂时的显示错误,但能自行恢复,并不影响电压统计值,统计值误差rc≤±0.5%。
4.9.3 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性试验
监测仪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应能承受GB/T 17626.4 中规定的试验等级为3 级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在
整个试验期间,允许监测仪有暂时的显示错误,但能自行恢复,并不影响电压统计值,统计值误差rc≤±
0.5%。
4.9.4 浪涌(冲击)抗扰性能
监测仪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应能承受GB/T 17626.5 中规定的试验等级为3 级的浪涌(冲击)干扰。在整个
试验期间,允许监测仪有暂时的显示错误,但能自行恢复,并不影响电压统计值,统计值误差rc≤±0.5%。
4.9.5 高频阻尼振荡波抗扰性能
监测仪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应能承受GB/T 17626.12 中规定的试验等级为3 级的阻尼振荡波干扰。在整个
试验期间,允许监测仪有暂时的显示错误,但能自行恢复,并不影响电压统计值,统计值误差rc≤±0.5%。
5 试验方法
5.1 外观检查
监测仪处于非工作状态,用目测法结合操作进行检查,其结果应符合4.3 的规定。
5.2 安全试验
5.2.1 基本安全试验
5.2.1.1 绝缘电阻测量
监测仪处于非工作状态,电源开关置于接通位置,用500V 兆欧表测量电源进线对外壳及地的绝缘电
阻,其值应符合4.4.1a 的规定(试验时,与受试部位并联的电阻器和其他元件可以开路)。
5.2.1.2 介质强度试验
按GB 6587.7 的有关规定执行,其结果应符合4.4.1b 的规定。
5.2.1.3 泄漏电流试验
按GB 6587.7 的有关规定进行,其结果应符合4.4.1c 的规定。
5.2.2 安全试验
a) 导电性能检查:测量可触及导电体与保护接地端子间连线的电阻值,试验电流应为25A,两
端的电压应不超过12.5V,此时相应电阻值应不大于0.5Ω
b) 故障条件试验(着重考核变压器):在监测仪内将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做模拟短路试验,直至
保护熔丝熔断,试验时不应有电击明火和有害气体泄放(试验时,直接接在任何次级绕组的限流阻抗仍然
保持工作)。
5.3 功能特性检查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监测仪的试验接线按图1 连接。试验可在允许温度的上、下限及常
温下分别进行。
5.3.1 基本功能检验
分别设定所需的被监测的额定电压,整定电压上、下限值及被监测电压的变化范围,调节输出电压,使其
在设定范围内波动。当监测时间大于1min 后,可调显累计时间内的电压合格率、电压超上限率、电压超下
限率及相应时间等改变输入信号的大小,在未满下一个1min 前,则输出的各项统计值不变,满1min 后各
项统计值随之改变。
5.3.2 数据管理功能试验(在后台管理软件上进行)
a) 置入需要查询的监测数据的年、月,可查看某监测点在该月的每日的各项统计数据、整点
数据,并打印输出日报;
b) 置入需要查询的监测数据的年、月,可查看该月分类汇总统计的各监测点的各项统计数
据,并打印输出月报。
5.3.3 停电试验
a) 被监测电压信号消失时,监测仪应立即停止统计工作,内部时钟继续运行,在后续的统
计值计算中,自动扣除停电时间,并符合4.5.7 的规定。
b) 监测仪工作电源停电时,后备电源必须立即自动投入运行,且符合4.5.7 的规定。
5.3.4 闭锁装置检查
当闭锁或加密装置工作时,应无法再对监测仪进行更改整定电压值等参数设置的操作。
5.3.5 多路监测仪试验
对可监测统计多路输入信号的监测仪,试验时,要求被监测信号加在歌输入端。试验
方法按5.3.1—5.3.4 的要求进行。
5.3.6 数据通信功能试验
试验时,在计算机上通过监测仪的数据管理系统或变电站模拟主站系统接受并查看监
测仪传输的数据,符合4.5.6 的规定。
5.4 精度测试
5.4.1 试验条件
试验应在基准工作条件下进行:环境温度20℃±2℃、相对湿度45%--75%、大气压力79.5kPa—
106.0kPa,并满足表1 规定的工作电源条件。在环境试验中不产生疑义时,可在温度为20℃±10℃、相对
湿度小于75%、电源电压为Ug(1±20%)、电源频率为50Hz(1±5%)的条件下试验。
试验接线如图2ianjie。其中,交流稳压电源的性能应符合测试要求,受式监测仪必须置于相应温度下。
测试前可对监测仪进行预热。
5.4.2 测量误差试验
同步调节被监测电源及工作电源,使在电压额定值、120%额定值、80%额定值条件下,监测仪对
电压的测量误差符合4.6 a 的要求。
5.4.3 统计式监测仪带你呀合格率、超上限率、超下限率的综合测量误差试验
a) 置入一起始时间,保证电源输出电压为所需的额定值,启动监测仪使之工作,调节被监测电压,使之
在真格电压允许范围内波动,超限指示不显示,待监测时间满10min 后切断被监测电压电源,分别显示电
压合格率为100%、超上限率为000.0%、超下限率为000.0%,最大值为0min 内输出电压的最大值,最小值
为10min 内输出电压的最小值,计算相对误差,各统计值误差应满足4.6 c 的要求。
b) 调节被监测电压,使之在整个电压上限至测量范围内的上限内缓慢变化,将被监测电压输入监测仪,
当超上限显示时,读取被监测电压值,并计算整定电压上限值基本误差(应符合4.6 b 的规定),监测仪
进入下一个10min 的监测统计工作,时间满10min 后,切断被监测电压电源,分别显示相应的电压合格率
为50.00%、超上限率为50%、超下限率为00.00%,最大值为这10min 内输出电压的最大值,最小值与5.4.3a
中的最小值相同,计算相对误差,各统计值误差应满足4.6 c 的要求;
c) 调节倍监测电压,使之在整个电压下限至测量范围内的下限内缓慢变化,将被监测电压输入监测仪,
当超下限显示时,读取被监测电压值,并计算整定电压下限值基本误差(应符合4.6 b 规定),监测仪进
入下一个10min 的监测统计工作,时间满10min 后,切断被监测电压电源,分别显示相应的电压合格率为
33.33%、超上限率33.33%、超下限率为33.33%,最小值为这10min 内输出电压的最小值,最大值与5.4.3b
中的最大值相同,计算相对误差,各统计值误差应满足4.6 c 的要求。
5.4.4 式中误差试验
a) 在电压监测仪上任意设置年、月、日、时、分、秒值,连续运行3 天(每24h 测量时钟1 次),
与标准计时秒表瞬时值比较,并计算3 天实走日差的算术平均值,其误差应符合4.6 d 的规定。
b) 在监测仪上设置一个年度终了时间,如1991 年12 月31 日59 分30 秒,经过30s 后,视其
显实时间转换是否符合4.5.2 的规定,即为1992 年1 月1 日0 时0 分0 秒。
5.5 环境试验
5.5.1 温度试验
a) 根据监测仪相应的使用条件,在表3 规定的正常工作条件的上限和下限环境温度下,使监测
仪处于通电状态,经热平衡后(热平衡时间至少1h),进行5.4.2 规定的试验(以下简称测量误差试验),
误差应符合4.6 a 的规定;
b) 在极限条件温度的上限和下线温度下,监测仪处于通电状态,经热平衡后,进行5.3.1 规定
的试验(以下简称功能试验);
c) 根据监测仪相应的使用条件,在表3 规定的贮存条件的上限和下限温度下,i 监测仪的电
源处于断开状态,至少保持贮存4h,然后使环境温度恢复至20℃±2℃,接通电源,接热平衡后,进行功
能试验。
上述试验过程结束后,对受式监测仪的检查应符合4.7 的规定。
5.5.2 温度试验
a) 可结合温度试验,在环境温度为40℃±2℃时,对不同的湿度90%、55%、20%分别进行测
量误差试验,误差应符合4.6 a 的规定。
b) 湿度贮存试验是在温度、湿度均为上限极限的条件下,监测仪的电源处于断开状态,保持
24h,然后使温度恢复至20℃±2℃、湿度恢复至55%±10%,接通电源,经热、湿平衡后,进行测量误差试
验,误差应符合4.6 a 的规定。
上述试验过程结束后,对受式监测仪的检查应符合.7 的规定。
5.5.3 振动试验
监测仪在无包装非工作状态下,能经受三个轴向上的振动试验,循环2 次,并符合表
3 的有关要求,试验方法俺没招GB 6587.4 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结束后,对受式监测仪的检查应符合4.7
的规定。
5.5.4 冲击试验
监测仪在无包装非工作状态下,能经受半个正弦波的冲击,并符合表3 的有关要求,
试验方法参照GB 6587.5 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结束后,对受式监测仪的检查符合4.7 的规定。
5.5.5 倾斜跌落试验
监测仪在工作状态下进行试验,并符合表3 的有关要求,试验在不同位置共进行4 次,试验方法参照GB
6587.5 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结束后,对受式监测仪的检查符合4.7 的规定。
5.5.6 运输试验
监测仪采用规定的运输包装,试验位置垂直固定,并符合表3 的有关要求,试验方法参照GB 6587.6
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结束后,对受式监测仪的检查符合4.7 的规定。
5.5.7 电源电压、频率试验
a) 将电源(含工作电源与被监测电压电源,下同)的频率保持在50Hz,工作电源电压分别置
于上、下限,进行测量误差试验,误差应符合4.6 a 的规定;
b)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分别在呗监测电压的额定值、上限值及下限值叠加谐波量使电压波形总畸
变率为5%时,进行测量误差试验,误差应符合4.6 a 的规定;
c) 将工作电源电压保持在额定值,电源频率分别置于52.5Hz 和47.5Hz,进行测量误差试
验,误差应符合4.6 a 的规定。
5.6 功耗试验
给监测仪施加额定电参数,并在其输入端用伏安法进行测量,所测功耗值符合4.8 的
规定。
5.7 电磁兼容试验
5.7.1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监测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在操作人员通常可接触到的外壳和操作点上,按GB/T
17626.2 的有关规定,在下述条件下进行试验:
a) 接触放电;
b) 试验等级:3 级;
c) 试验电压:6kV;
d) 放电次数:正、负极性各10 次;
试验后,对监测仪进行精度试验,统计值误差符合4.6 c 的规定要求。
5.7.2 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监测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按GB/T 17626.3、GB/T 17626..8 和GB/T 17626..10 的有关规定,
分别在表4 条件下,对监测仪进行试验。试验后,对监测仪进行精度试验,统计值误差符合4.6 c 的规定
要求。
表4 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条件
试验类别
等级
试验场强(V/m)
频率范围(MHz)
工频磁场
4
30
—
阻尼振荡磁场
4
30
—
辐射电磁场
3
10
80~1000
5.7.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监测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按GB/T 17626.4 的有关规定,在上述条件下,对监测仪的电源及信号输入回
路进行试验:
a) 试验等级:3 级
b) 试验电压:2kV;
c) 波形:1.2/50μs;
d) 极性:正、负;
e) 试验次数:正、负极性各施加5 次;
试验后,对监测仪进行精度试验,统计值误差符合4.6 c 的规定要求。
5.7.5 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监测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按GB/T 1626.12 的有关规定,在下述条件下,对监测仪的电源及信号输入
回路进行试验:
a) 试验等级:3 级
b) 波形:衰减振荡波,包络线在3 周~6 周之间衰减至峰值的50%。;
c) 频率:1000Hz;
d) 重复率:应不少于40 次/s;
e) 脉冲群持续时间:不少于2h;
f) 试验电压:共模2500V,差模1000V;
试验后,对监测仪进行精度试验,统计值误差符合4.6 c 的规定要求。
6 质量评定程序
6.1 试验类别
监测仪的试验分鉴定试验、质量一致性试验、用户验收试验和周期检验。
6.1.1 鉴定试验
鉴定试验在新产品制出时进行。在生产中,当产品的结构、材料或工艺有改变,且其改变有可能影响产品
的性能时;当批量生产间断一年以上,又重新生产时,均应进行鉴定检验。鉴定检验周期一般为2 年。
检验项目如下:
a) 外观检查;
b) 安全试验;
c) 功能检查;
d) 精度测试;
e) 温度试验;
f) 湿度试验;
g) 振动试验;
h) 冲击试验;
i) 倾斜跌落试验
j) 运输试验;
k) 电源电压与频率试验;
l) 功耗试验;
m)电磁兼容试验。
6.1.2 质量一致性检验
质量一致性检验是对生产的全部产品或对一个检验批中的全部样本所进行的非破坏性试验。试验项目如下:
a) 外观检查;
b) 安全试验(基本安全试验);
c) 功能检查;
d) 精度测试;
6.1.3 验收检验
用户验收检验除应进行外观检查、安全试验(基本安全试验)、基本功能检查、精度测试外,用户可根据
需要进行其他项目的试验。
6.1.4 周期检验
监测仪作为工作计量器具,必须进行周期检验。周期检验应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和精度测试。检验周期一般
为:重要电压监测点1 年,一般电压监测点1~3 年。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1 产品铭牌上应有的明显标志
a) 制造厂商名称和商标;
b) 仪器名称、规格、型号及计量认证标志;
c) 额定值(含工作电源额定电压与被监测的额定电压);
d) 出厂年月及出厂编号。
7.1.2 外包装箱上应有的不易洗掉的涂料表明
a) 制造厂商名称和商标;
b) 仪器名称、规格、型号及计量认证标志;
c) 箱体毛重;
d) 箱体体积(长×宽×高);
e) “向上”、“小心轻放”、“防潮”等标志。
7.2 包转
7.2.1 包装前检查
a) 技术资料、出厂试验报告、产品合格证、附件、备品备件及装箱清单是否齐全;
b) 外观有无损坏,是否整洁。
7.2.2 包装的要求
监测仪应该装在防潮、防震和防尘的包装箱内,护垫在箱内不应使包装箱胀凸,也不应在运输中使监测仪
在箱内移动。在经过正常条件的运输后不应出现包装箱损坏。
7.3 运输
监测仪在运输和装卸镇南关必须严格遵守包装箱上的标志规定,允许采用各种方式运输。
7.4 贮存
监测仪应放在温度为-40℃~+60℃,相对湿度不大于90%的库房中,室内无酸、碱、盐及腐蚀性、
爆炸性气体,不受灰尘雨雪的侵蚀。
本文标签:DL/T500-2009技术标准电压监测仪使用技术条件电压监测仪
版权说明:如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 无源无线测温|局部放电监测|马达保护器|除湿装置-四川桂丰源科技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附带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