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12日,国网公司高压电缆三年行动计划阶段总结及输电线路机器人试点应用专题现场会议在宁波召开。国网公司、省公司有关领导,宁波公司主要领导参加会议。
会议介绍了高压电缆专业水平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总体推进情况,“5+10”国际国内一流示范城市相关的11家单位汇报了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的阶段成果。另有10家单位交流了输电线路机器人试点应用经验。
会议分析了输电专业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列举了特高压及重要输电通道运行风险大等一系列较为突出的问题,明确了下一阶段用三年时间推动输电专业“三个转变”,实现传统输电管理向智慧输电的跨越提升的具体目标。
公司为本次会议的召开做了精心的准备与周密的部署,充分展示了公司在输电专业管理机构优化、智能运检新技术应用和信息化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分别就高压电缆专业水平提升三年行动和输电线路机器人试点应用作专题发言。
与会人员集体参观了宁波供电公司输电、电缆运检中心,调研了输电和高压电缆管控平台,观摩了220千伏天田线输电线路机器人现场作业。
高压电缆三年行动计划
01
工作目标:
建设机构完备、装备齐全、设备可靠、管理优秀的高压电缆精益管理国内一流示范城市,打造智能化、信息化、立体化的运检体系,确保火灾事故零发生、通道断面零丧失、大面积停电零出现。
02
落地情况:
2019年以来,先行先试提前18个月完成宁波高压电缆专业精益化管理综合平台地市级应用建设。
着力深化带电检测、故障精准定位及抢修、高压试验等核心能力建设,着力推进智能状态感知设备覆盖,着力推进高低压混沟电缆通道防火整治,着力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着力开展家族性缺陷治理、隧道管节防水治理、隧道防火等专项整治工作。
关口前移,加强工程质量管控;落实责任,推行片区设备主人制。
输电线路机器人试点
01
工作目标:
针对无人机禁飞区和限飞区,配备输电线路机器人,通过搭载的可见光摄像机、红外热像仪、激光雷达等设备,实现对高压线路各部位的自主巡检,与无人机巡视互相协作、互为补充,共同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02
落地情况:
2019年6月15日,宁波220kV天田4480线完成全省首套输电线路机器人安装,配置自动上下线装置2套,太阳能充电基站2套,6月19日,调试工作完成,正式投入运行。
输电线路机器人沿线(轨道)行驶安全,线路所至机器人所达,环境适应能力强,易于电能在线补给,近距离巡视效果好、效率高,巡检结果既可在线实时查看,也能导入后台数据管理系统进行整理、归类与分析,不仅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能精准发现细微缺陷,能有效避免人工巡视漏检。
人机协同智能运检示范区
01
工作目标:
充分利用先进科技技术,打造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的人机协同智能运检核心能力,以点带面,全面推动人机协同智能运检向市县一体化布局、向输配一体化发展。
02
落地情况:
结合宁波电网网架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特点,选址杭湾新区和镇海区开展人机协同智能运检创新示范区建设,目前已在杭州湾新区建成全省首个人机协同智能巡检示范区,宁波也成为国网首个开展“5G网联无人机”常态化应用的地区。
杭湾的莲花变等5个变电站布置有5个固定机巢,放置2架U880无人机,设有13条无人机自主巡视航线,航线覆盖110-500千伏线路473公里,148平方公里地域,每3天完成一次自主巡视。示范区的试点探索为深化提升人机协同应用,为接下来向宁波全大市推广智能运检做了有效探索。
精益运检,甬网直前——宁波公司无人机汇报片
近年来,公司以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引领,大力构建基于智能运检的生产组织体系,稳步推进运检业务与智能技术相融合的“人机协同”模式,实施基于六年规划的设备综合检修,强化设备运维精益化管理,加强运检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提升运检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以推行设备主人制为抓手,建立设备全过程、全寿命管控机制,依托电网技术管理委员会,严把新设备、新技术、新标准关口,大力推进老旧设备改造,严格执行设备反措,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提升设备本质安全水平.
本文标签:电缆专业检修
版权说明:如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 无源无线测温|局部放电监测|马达保护器|除湿装置-四川桂丰源科技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附带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