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运检部关于印发 接地极线路差动保护和接地极在线监测系统技术原则讨论会纪要的通知
各省(自指区、 直辖市〉电力公司, 国网运行公司,中国电科院, 国网经研院
为提升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运行可靠性,2015年11月19日国网运检部会同国网直流部、 国调中心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确定了接地极线路差动保护和接地极在线监测系统技术原则, 现将纪要印发, 请遵照执行。
国网运检部
2015年11月23日
接地极线路差动保护和接地极在线监测系统技术原则讨论会纪要
为提到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运行可靠性, 强化接地极和接地 极线路管理,2015年11月19日国网运检部会同国网直流部、 国调中心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确定了接地极线路差动保护和接地极 在线监测系统技术原则, 国网浙江电力、 国网运行公司、 中国电 科院、 国网经研院、 中南电力设计院、 华东电力设计院、 南瑞继 保、 许继直流参加了会议, 纪要如下:
一、 接地极线路差动保护
目前保护配置中, 主要由接地极线路不平衡保护完成线路接地故障保护, 但单端保护无法实现线路全长保护, 目前按80%线 路长度、 金属接地故障进行整定。 为实现接地极线路全长保护, 按照公司领导的要求, 国网运检部会向国网直流部、 国调中心, 组织国网经研院、 国网运行公司和相关设计院对接地极线路配置 差动保护开展了专题研究。
1. 为实现接地极线路全长保护, 有必要为特高压换流站的 接地极线路配置差动保护。
2. 为实现接地极线路差动保护, 需要在接地极侧增加两个CT, 与换流站内的IDELl和IDEL2配合完成差动保护,CT的选型应满足保护所需的测量精度。
3. 接地极至站内的通信采用一路 OPG\V 方案(己投运工程可 采用一路ADSS方案),如接地极线路与直流线路罔杆井架,可分 用直流线路OPGW中部分光纤芯。
4. 接地极配置一路lOkV站用电源,蓄电池按两电三充自己置。
5. 接地极线路差动保护属于双极中性区保护的一部分, 采用双重化或三重化配置, 每套保护的测量回路、 接地极至换流站’
的通信回路(单 路由、 纤芯独立)、 接地极侧装置电源(站用电源、 两电三充)等应完全独立。
6. 设计院对接地极侧站地网的可靠性需开展专题研究, 并提出明确结论
7. 接地极线路差动保护作为提升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 性措施之一,是对目前保护配置的有效补充,该保护退出运行时’ , 不影响直流输电系统正常运行。
8. 在运直流将根据接地极址面积等实际情况进行 “ 接地极
线路配置差动保护” 改造,新建直流工程参照上述原则建设到位。
二、 接地极线路断线监视功能
目前, 换流站内配置了接地极线路阻抗监视功能, 通过在站内和接地极侧配置变压器、 阻断滤波器和注流滤波器等设备, 实 现接地极线路开路、 接地等故障的检测, 但实际运行中该功能经 常出现误报警, 可靠性低。 国网经研院和南瑞继保要抓紧研究差动原理的接地极线路断线监视, 结合天山站接地极线路差动保护改造进行现场试用, 积累经验。
三、 接地极在线监测系统
本着实用、 可靠的原则, 接地极在线监测系统配置如下:1. 可见光、 红外测温设备: 接地极极址围墙内安装2台红外、 可见光双视测温装置, 带云台控制, 对极址内各种设备以及 接头进行在线红夕|、测温和视频监视。
2. 馈线电流传感器: 为每根导流电缆安装1个钳式霍尔传 感器, 采集每根导流电缆上的电流数据。
3. 极址围墙和电子围栏: 接地极远离换流站, 为防止盗窃 和外破, 对接地极极址设备设置围墙和电子围栏。
4. 运行安时数实时统计: 在直流控制系统中实时统计接地 极运行安时数, 准确掌握接地极使用情况。
5. 就地配置监测系统主机, 将数据和图像传送至相应换流站。接地极在线监测系统与接地极线路差动保护共用OPGW 通信和lOkV电源。
6. 在运直流结合技改项目实施 “接地极在线监测系统” , 新建直流工程参照上述原则建设到位。
版权说明:如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 无源无线测温|局部放电监测|马达保护器|除湿装置-四川桂丰源科技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附带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