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直流断路器
6.14.1直流断路器巡检及例行试验
6.14.1.1直流断路器巡检及例行试验项目(见表83、表84)
表83 直流断路器巡检项目
巡检项目 | 基准周期 | 要 求 | 说明条款 |
外观检查 |
1月 | 外观无异常 | 见6.14.1.2a) |
气体密度值检查(SF6型) | 密度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要求 | 见6.14.1.2b) | |
操动机构状态检查 | 状态正常 | 见6.14.1.2c) |
表84 直流断路器例行试验项目
例行试验项目 | 基准周期 | 要 求 | 说明条款 |
红外热像检测 | 1月 | 无异常温升 | 见6.14.1.3 |
主回路电阻测量 | 3年 | 初值差≤20%(注意值) | 见5.8.1.4 |
SF6气体湿度检测(带电) | 3年 | 见8.1 | 见8.1 |
例行检查和测试 | 3年 | 无异常 | 见6.14.1.4 |
非线性(放电)电阻 |
6年 | 1.U1mA初值差不超过±5%(注意值); 2.0.75U1mA漏电流初值差≤30%或 ≤50μA(注意值) |
见6.14.1.5 |
空气断路器直流泄漏 | 3年 | ≤10μA(注意值) | 见6.14.1.6 |
振荡回路电容、电感及电阻值测量 |
6年 | 1.电容、电感的初值差不超过±5%(注意值); 2.电阻的初值差不超过±3%(注意值) |
见6.14.1.7 |
例行检查和测试 | 3年 | 见5.8.1.7 | 见5.8.1.7 |
6.14.1.2巡检说明
巡检时,具体要求说明如下:
a)外观无异常,高压引线、二次控制电缆、接地线连接正常;瓷套、支柱绝缘子无残损、无异物挂接;加热单元功能无异常;分、合闸位置及指示正确;
b)SF6绝缘断路器,气体密度(压力)正常;
c)操动机构状态检查正常(液压机构油压正常;气压机构气压正常;弹簧机构弹簧位置正确)。
6.14.1.3红外热像检测
检测断口及断口并联元件、引线接头、绝缘子等,红外热像图显示应无异常温升、温差和/或相对温差。检测和分析方法参考DL/T664。判断时,应该考虑测量时及前3小时负荷电流的变化情况。
6.14.1.4例行检查和测试
例行检查和测试时,具体要求说明如下:
a)轴、销、锁扣和机械传动部件检查,如有变形或损坏应予更换;
b)瓷绝缘件清洁和裂纹检查;
c)操动机构外观检查,如按力矩要求抽查螺栓、螺母是否有松动,检查是否有渗漏等;
d)检查操动机构内、外积污情况,必要时需进行清洁;
e)检查是否存在锈迹,如有需进行防腐处理;
f)按设备技术文件要求对操动机构机械轴承等活动部件进行润滑;
g)检查辅助回路和控制回路电缆、接地线是否完好;
h)检查振荡回路各元件是否存在电蚀、碳化或机械松动等;
i)在额定操作电压下分、合操作两次,要求操作应灵活,合、分指示及切换开关转换正确。
6.14.1.5非线性(放电)电阻
测试其绝缘电阻和直流1mA电压(U1mA)及0.75U1mA下泄漏电流。试验方法及要求参见5.16.1.5。
6.14.1.6空气断路器直流泄漏
试验电压为直流40kV。泄漏电流大于10μA时,应引起注意。注意排除瓷护套的影响。
6.14.1.7振荡回路电容、电感及电阻值测量
每6年或巡检、红外检测有异常时进行本项目。要求在同等测量条件下,各元件的初值差不超过设备技术文件要求之规定。其中电容的测量可以采用电桥或数字式电容表,电感测量方法可参考6.17.2.4,电阻的测量可以采用电桥或数字式欧姆表。
6.14.2直流断路器诊断性试验
6.14.2.1直流断路器诊断性试验项目(见表85)
表85 直流断路器诊断性试验项目
诊断性试验项目 | 要 求 | 说明条款 |
气体密封试验(SF6型) | ≤0.5%/年,或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要求(注意值) | 见5.4.2.6 |
气体密度监视器校验(SF6型) | 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要求 | 见5.4.2.7 |
交流耐压试验 | 见6.14.2.2 | 见6.14.2.2 |
SF6气体成分分析 | 见8.2 | 见8.2 |
6.14.2.2交流耐压试验
对核心部件或主体进行解体性检修之后,或必要时,进行本项试验。包括高压对地(合闸状态)和断口间(分闸状态)两种方式。试验在额定充气压力下进行,试验电压为出厂试验值的80%,耐压时间为60s,试验方法参考DL/T593。
本文标签: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QGDW 1168-2013直流断路器检修试验要求规程
版权说明:如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 无源无线测温|局部放电监测|马达保护器|除湿装置-四川桂丰源科技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附带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