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输电线路
5.21.1输电线路巡检及例行试验
5.21.1.1输电线路巡检及例行试验项目(见表62、表63)
表62 输电线路巡检项目
巡检项目 | 基准周期 | 要 求 | 说明条款 |
导线与架空地线 |
1月 | 无异常 | 见5.21.1.2 |
金具 | 无异常 | 见5.21.1.3 | |
绝缘子串 | 无异常 | 见5.21.1.4 | |
杆塔与接地、拉线与基础 | 无异常 | 见5.21.1.5 | |
通道和防护区 | 无异常 | 见5.21.1.6 | |
辅助设施 | 无异常 | 见5.21.1.7 | |
线路避雷器 | 无异常 | 见5.21.1.8 |
表63 输电线路例行试验项目
例行试验项目 | 基准周期 | 要 求 | 说明条款 |
盘形瓷绝缘子零值检测 | 1.330kV及以上:6年; 2.220kV及以下:10年 |
见5.21.1.9 |
见5.21.1.9 |
杆塔接地阻抗检测 | 见5.21.1.10 | 符合设计要求 | 见5.21.1.10 |
线路避雷器检查及试验 | 见5.21.1.11 | 见5.21.1.11 | 见5.21.1.11 |
现场污秽度评估 | 3年 | 见5.20.1.5 | 见5.20.1.5 |
5.21.1.2导线与架空地线(含OPGW光纤复合地线)
巡检时,具体要求说明如下:
a)导线和地线无腐蚀、抛股、断股、损伤和闪络烧伤;
b)导线和地线无异常振动、舞动、覆冰、分裂导线无鞭击和扭绞;c)压接管耐张引流板无过热;压接管无严重变形、裂纹和受拔位移;d)导线和地线在线夹内无滑移;
e)导线和地线各种电气距离无异常;
f)导线上无异物悬挂;
g)OPGW引下线金具、线盘及接线盒无松动、变形、损坏、丢失;
h)OPGW接地引流线无松动、损坏。5.21.1.3金具
均压环、屏蔽环、联板、间隔棒、阻尼装置、重锤等设备无缺件、松动、错位、烧坏、锈蚀、损坏等现象。
5.21.1.4绝缘子串巡检时,具体要求说明如下:a)绝缘子串无异物附着;
b)绝缘子钢帽、钢脚无腐蚀;锁紧销无锈蚀、脱位或脱落;
c)绝缘子串无移位或非正常偏斜;
d)绝缘子无破损;
e)绝缘子串无严重局部放电现象、无明显闪络或电蚀痕迹;
f)室温硫化硅橡胶涂层无龟裂、粉化、脱落;
g)复合绝缘子无撕裂、鸟啄、变形;端部金具无裂纹和滑移;护套完整。
5.21.1.5杆塔与接地、拉线与基础
巡检时,具体要求说明如下:
a)杆塔结构无倾斜,横担无弯扭;
b)杆塔部件无松动、锈蚀、损坏和缺件;
c)拉线及金具无松弛、断股和缺件;张力分配应均匀;
d)杆塔和拉线基础无下沉及上拔,基础无裂纹损伤,防洪设施无坍塌和损坏,接地良好;
e)塔上无危及安全运行的鸟巢和异物。
5.21.1.6通道和防护区
巡检时,具体要求说明如下:
a)无可燃易爆物和腐蚀性气体;
b)树木与输电线路间绝缘距离的观测;
c)无土方挖掘、地下采矿、施工爆破;
d)无架设或敷设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电力线路、通信线路、架空索道、各种管道等;
e)未修建鱼塘、采石场及射击场等;
f)无高大机械及可移动式的设备;
g)无其它不正常情况,如山洪暴发、森林起火等。
5.21.1.7辅助设施
巡检时,具体要求说明如下:
a)各种在线监测装置无移位、损坏或丢失;
b)线路杆号牌及路标、警示标志、防护桩等无损坏或丢失;
c)线路的其它辅助设施无损坏或丢失。
5.21.1.8线路避雷器
巡检时,具体要求说明如下:
a)线路避雷器本体及间隙无异物附着;
b)法兰、均压环、连接金具无腐蚀;锁紧销无锈蚀、脱位或脱落;
c)线路避雷器本体及间隙无移位或非正常偏斜;
d)线路避雷器本体及支撑绝缘子的外绝缘无破损和明显电蚀痕迹;
e)线路避雷器本体及支撑绝缘子无弯曲变形。
5.21.1.9盘形瓷绝缘子零值检测
采用轮试的方法,即每年检测一部分,一个周期内完成全部普测。如某批次的盘形瓷绝缘子零值检出率明显高于运行经验值,则对于该批次绝缘子应酌情缩短零值检测周期。
零值测量必要时采用5000V兆欧表,绝缘电阻应不低于500MΩ,达不到500MΩ时,在绝缘子表面加屏蔽环并接兆欧表屏蔽端子后重新测量,若仍小于500MΩ时,可判定为零值绝缘子。
自上次检测以来又发生了新的闪络、或有新的闪络痕迹的,也应列入最近的检测计划。5.21.1.10杆塔接地阻抗检测
检测周期见表64。除2km进线保护段和大跨越外,一般采用每隔3基(500kV及以上)或每隔
7基(其它)检测1基的轮试方式。对于地形复杂、难以到达的区段,轮试方式可酌情自行掌握。
如某基杆塔的测量值超过设计值时,补测与此相邻的2基杆塔。如果连续2次检测的结果低于设计值(或要求值)的50%,则轮试周期可延长50%~100%。检测宜在雷暴季节之前进行。方法参考DL/T887。
表64 杆塔接地阻抗检测周期
位置 | 基准周期 |
2km进线保护段 |
500kV及以上:1年;其它:2年 |
大跨越 | |
其它 | 首次:投运后3年;500kV及以上:4年;其它:8年 |
5.21.1.11线路避雷器检查及试验
检测及试验的周期和要求见表65。其中,红外热像检测包括线路避雷器本体、支撑绝缘子、电气连接处及金具等,要求无异常温升、温差和/或相对温差。测量和分析方法参考DL/T664。
表65 线路避雷器检查及试验项目
线路避雷器检查及试验项目 | 要 求 | 基准周期 |
红外热像检测 | 无异常 | 1年 |
纯空气间隙距离复核及连接金具检查 | 符合设计要求 | 3年 |
线路避雷器本体及支撑绝缘子绝缘电阻 | >1000MΩ(5000V兆欧表)(注意值) | 停电时且3年未测 |
5.21.2输电线路诊断性试验
5.21.2.1输电线路诊断性试验项目(见表66)
表66 输电线路诊断性试验项目
诊断性试验项目 | 要 求 | 说明条款 |
复合绝缘子和室温硫化硅橡胶涂层的状态评估 | 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 见5.21.2.2 |
导线接点温度测量 | 见5.21.2.3 | 见5.21.2.3 |
导地线(含大跨越)振动测量 | 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 见5.21.2.4 |
地线机械强度试验 | 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 见5.21.2.5 |
导线弧垂测量 | 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 见5.21.2.6 |
杆塔接地开挖检查 | 接地导体截面不小于设计值的80% | 见5.21.2.7 |
线路避雷器本体试验 | 见5.16 | 见5.21.2.8 |
5.21.2.2复合绝缘子和室温硫化硅橡胶涂层的状态评估
评估周期见表67,重点对复合绝缘子的机械破坏负荷、界面,以及复合绝缘子和室温硫化硅橡胶涂层的憎水性进行评估。
5.21.2.3导线接点温度测量
接点温度可略高于导线温度,但不应超过10℃,且不高于导线允许运行温度。在分析时,要综合考虑当时及前1小时的负荷变化以及大气环境条件。按家族(制造商、型号和投运年数),从输电线路上随机抽取6~9只,依次进行下列三项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要求。此外,用户还应根据多次评估试验结果的稳定性,调整评估周期。
a)憎水性、憎水性迁移特性、憎水性丧失特性和憎水性恢复时间测定。检测方法和判据可参见DL/T864。
b)界面试验。包括水煮试验和陡波前冲击电压试验两项。试验程序和判据GB/T19519。
c)机械破坏负荷试验。要求Mav-2.05Sn应大于0.5SML,且Mav≥0.65SML。其中,SML为额定机械负荷,Mav为破坏负荷的平均值,Sn为破坏负荷的标准偏差。试验方法可参考GB/T19519。
按涂敷材料、涂敷时间和涂敷地点,抽样检查涂层的附着性能,要求无龟裂、粉化、脱落和剥离等现象。抽样检查憎水性,检测方法和判据可参见DL/T864,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复涂。5.21.2.4导地线(含大跨越)振动测量怀疑导地线存在异常振动时进行本项目。测量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5.21.2.5地线机械强度试验
需要检验地线的机械强度,或存在此类家族缺陷时进行本项目。取样进行机械拉力试验,要求不低于额定机械强度的80%。
5.21.2.6导线弧垂测量
根据线路巡检结果,实时安排导线弧垂测量。方法和要求见GB50233。
5.21.2.7杆塔接地开挖检查
杆塔接地阻抗显著增加,或者显著超过规定值,怀疑严重腐蚀时进行本项目。开挖检查并修复之后,应进行杆塔接地阻抗测量。
5.21.2.8线路避雷器本体试验
当巡检、绝缘电阻测量或红外热像检测显示线路避雷器本体异常时,进行本项目;当巡检、绝缘电阻测量或红外热像检测显示支撑绝缘子异常时,应予更换。
本文标签: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QGDW 1168-2013输电线路巡检检修试验规程要求
版权说明:如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 无源无线测温|局部放电监测|马达保护器|除湿装置-四川桂丰源科技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附带本文链接。